|
|
新华社兰州9月22日电(记者张玉洁)洞窟绵绵是人们了解的莫高窟“正面照”,但窟顶容貌却不为人知。近年来,考古作业者从聚落考古的视角动身再度审视莫高窟,发现窟顶有包含天王堂在内的数座基址,这对全方面了解莫高窟有积极意义。
这是2018年3月8日拍照的莫高窟崖顶天王堂及其周边遗址(无人机相片)。新华社发(金良摄) 21日至22日,由甘肃省文物局、敦煌研讨院主办的“立异与展开:敦煌学研讨的新任务”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敦煌研讨院副院长张小刚共享了近年来该院在莫高窟及其周边展开的考古作业。 莫高窟南区窟顶的天王堂,是古代敦煌城往复莫高窟的必经之地,也是莫高窟的进口所在地。曩昔,人们一起以为,天王堂是一座孤零零的佛塔式修建。2021年起,为合作加固工程,考古作业者在这一带进行了考古整理和开掘。 考古发现,这儿除天王堂外还有数座佛塔和佛堂基址,出土了塑像、岩画残块、木构件等遗物。考古作业者初步判断,这是一处相互之间有密切联络的宗教修建群。
这是2022年4月18日拍照的莫高窟窟区(无人机相片)。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张小刚介绍,20世纪60年代起,莫高窟开端了屡次窟前殿堂遗址开掘作业,相关效果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为恢复古代莫高窟供给了参阅。80年代末,莫高窟北区考古开掘作业发动。相关研讨以为,南区是礼佛的殿堂,北区是僧俗日子区域,两者一起构成了完好的莫高窟。 “现在,咱们尝试用聚落考古的视角再度审视莫高窟。也是运用社会考古学、环境考古学等办法,研讨聚落所反映的社会变迁。”张小刚说。 近年来,考古作业者查询了成城湾、和尚沟、王母宫、老君堂、观音井等遗址。这些宗教修建遗址以莫高窟为中心,分布在三危山之中,在古代归于莫高窟的卫星式寺院或修建,是莫高窟人文环境的一部分。
“运用聚落考古的办法,能够从遗址的功用分区和人文环境等视点,从头审视莫高窟的营建、运用以及和周边遗址的联络,透物见人,得到一个愈加全面、立体和生动的莫高窟形象。”张小刚说。 |
|
相关新闻
推荐产品
|
联系人:张会利 手机:13506381032
联系人:张龙旭 手机:13608919610
电 话:0537-4223096
地 址: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圣诚路7号